。仓储成本是企业物流成本的核心组成部分,其控制效果直接影响企业盈利能力与市场竞争力。降低仓储成本需从布局优化、库存管理、作业效率、风险控制、信息化应用等多维度综合施策,以下是具体的节省技巧:
一、优化仓储布局,提升空间利用效率 合理规划仓储空间是降低成本的基础。需根据商品属性(如尺寸、重量、保质期、出入库频率)分类存储,例如将高周转商品(如快消品)放在靠近出库口的“黄金位置”,减少搬运距离;将大件重物放在底层货架,轻小物品放在高层,避免重复搬运。同时,引入自动化立体仓库、智能密集货架等设施,提高空间垂直利用率(如高层货架可将存储高度从3-5米提升至10-15米),减少仓库占地面积。例如,多隆物流通过优化布局,将仓库空间利用率从60%提升至85%,降低了20%的仓储租赁成本。
二、实施精细化库存管理,减少资金占用 库存积压是仓储成本的“隐形杀手”,需通过ABC分类法优先控制高价值、高周转库存(如A类商品占库存价值70%但数量仅10%),严格控制其补货周期与库存水平;运用需求预测模型(如时间序列分析、机器学习)提高预测准确性,避免“过量采购”或“缺货断供”;引入WMS(仓库管理系统)实现库存实时监控,自动触发补货提醒,提高库存周转率(如将周转率从每年4次提升至6次,可减少30%的资金占用)。
三、提高作业效率,降低人工与时间成本 仓储作业效率低下会导致人工成本上升(约占仓储总成本的30%-50%)。需通过仓储定位系统(如RFID、二维码)快速定位货物,减少“找货时间”(可缩短50%以上);引入机械化/自动化设备(如电动叉车、分拣机器人、 conveyor 系统),替代人工完成装卸、搬运、分拣等重复劳动,例如多隆物流采用分拣机器人后,分拣效率从每小时100件提升至500件,人工成本下降40%;优化作业流程,简化“进货-验收-入库-盘点-出库”环节(如合并验收与入库步骤),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操作。
四、减少保管风险,降低损耗成本 物资存储时间越长,损耗风险越高(如过期、受潮、破损)。需严格执行先进先出(FIFO)原则,通过“重力式货架”(货物自动从入库端滑向出库端)、“双仓法”(轮换存取)或计算机系统确保货物按入库顺序出库,减少过期损耗;定期盘点(每日小盘点、每月大盘点),及时发现损坏、过期商品,避免“账物不符”;及时处理滞销品(如通过促销、折扣或退货给供应商),减少库存积压(如某企业清理滞销品后,仓储成本下降15%)。
五、加强信息化与智能化应用,提升管理水平 信息化是降低仓储成本的“催化剂”。引入物联网(IoT)技术(如温度传感器、摄像头),实时监控仓储环境(如冷链仓库的温度)和货物状态(如易碎品的震动),预防损坏;利用大数据分析挖掘库存周转趋势、作业瓶颈(如某时段出库效率低),为决策提供支持(如调整作业人员排班);应用人工智能(AI)优化码垛编组算法(如“装箱问题BPP”的启发式算法),提高空间利用率(如某智能仓储系统采用SRE算法后,空间利用率提升20%)。
六、推动供应链协同,降低整体物流成本 仓储成本与运输、采购等环节密切相关,需通过供应链协同平台与供应商、客户共享信息(如需求预测、库存水平),实现“协同补货”(如供应商根据企业库存自动发货),减少中间环节;建立长期合作关系,共同优化供应链流程(如联合预测市场需求),降低采购与运输成本(如多隆物流与供应商协同后,运输成本下降10%)。
七、节能降耗,降低能源成本 能源消耗(如电力、燃油)是仓储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。需引入节能设备(如LED节能灯具、变频空调),减少能源消耗(如LED灯比传统灯具节能60%);优化操作时间,避免在能源高峰期(如白天)进行装卸、搬运等作业,降低电价成本;利用新能源(如太阳能屋顶、风能发电),为仓储物流提供绿色能源(如某企业通过太阳能供电,降低了30%的电力成本)。
注意事项 降低仓储成本需平衡成本与服务质量,避免因过度压缩成本导致服务下降(如缺货、延迟发货)。例如,多隆物流通过整合上述技巧,实现了仓储成本下降25%,同时保持了99%的订单准时交付率,提升了客户满意度与市场竞争力。
综上,仓储成本节省需从“空间、库存、作业、风险、信息”等多维度入手,结合企业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技巧,才能实现“降本增效”的目标。
【本文标签】
【责任编辑】多隆物流编辑部
服务热线182-0218-6162
公司邮箱xuning@duolong56.com
公司地址上海市松江区中凯路222号1号仓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