。化工液体仓储作为危险化学品供应链的核心环节,其安全管理直接关联人员生命财产安全与环境风险防控。近年来,随着液化烃、可燃液体等化工液体储存规模的扩大,安全风险愈发突出。为强化全流程安全管控、提升本质安全水平,近期多项针对化工液体仓储的安全新规陆续出台或修订,覆盖设计、运行、应急等关键环节。
一、GB15603-2022《危险化学品仓库储存通则》:危险化学品储存的基础性强制标准
该标准于2022年12月29日批准发布,2023年7月1日正式实施,是危险化学品仓库储存的核心规范。其重点针对中间仓库(厂房内为满足连续生产需要存放原材料、半成品的场所)提出严格要求:
甲、乙类中间仓库应靠外墙布置,储量不宜超过1昼夜的需要量(限制生产区域危险化学品存量,降低事故影响);
甲、乙、丙类中间仓库需采用防火墙+耐火极限不低于1.50h的不燃性楼板与其他部位分隔(强化物理隔离,防止事故蔓延)。
该标准为危险化学品仓库的储存布局、分隔措施提供了明确依据,是化工液体仓储安全的基础门槛。
二、AQ3059-2023《化工企业液化烃储罐区安全管理规范》:液化烃储罐区的全流程管控
2024年1月,应急管理部发布AQ3059-2023《化工企业液化烃储罐区安全管理规范》(搜索结果18提及2024年1月24日发布),适用于化工企业厂区内液化烃储罐区(包括新建、扩建、改建及在役储罐区),不适用于液化天然气接收站、港口储罐区等场景。
标准从总体要求、规划布局、设计、施工、运行、检维修、应急管理等全流程提出具体要求,核心聚焦“本质安全”:
规划布局上,强调储罐区与周边设施的安全距离;
设计环节,要求配备完善的仪表自动控制与数字化管理系统(如可燃气体检测、紧急切断装置);
运行管理上,明确储罐定期检查、维护的频率与内容;
应急管理上,规定了应急预案、演练及救援装备的配置要求。
该标准针对液化烃“能量集中、风险高”的特点,旨在从根源上解决储罐区安全风险管控问题。
三、《化工企业可燃液体常压储罐区安全管理规范(征求意见稿)》:可燃液体储罐区的源头防控
2023年9月,应急管理部组织征求《化工企业可燃液体常压储罐区安全管理规范(征求意见稿)》意见,聚焦可燃液体常压储罐区的安全管控。
其核心要求包括:
工艺设计环节:明确设备布置、仪表自动控制(如定期检测储罐上方气相空间可燃气体浓度)、数字化管理等要求;
安全监测:要求配备便携式有毒气体检测仪、光谱气体成像技术(如汉威科技的红外光谱成像,可实时定位气体泄漏点);
运行管理:强调储罐的定期检查、隐患排查及维护。
该标准的出台将进一步拧紧可燃液体常压储罐区的“责任链条”,提升安全监测与风险预警能力。
四、《2025年化学品存储安全规定》:化学品存储的全面规范
2025年5月2日,《2025年化学品存储安全规定》通过知学网发布(搜索结果4),适用于境内所有化学品生产、经营、使用、储存、运输单位。
其主要内容包括:
场所要求:存储场所需远离居民区、学校等公共场所,具备通风、防潮、防晒、防雷等条件,配备消防设施与安全警示标志;
分类储存:不同性质化学品需分类分库储存,易燃、易爆、有毒、腐蚀性等危险化学品需隔离储存;
安全管理:企业需建立存储安全档案(包括化学品信息、场所安全设施、事故处理情况等),定期检查安全设施并整改隐患;
监管与责任:县级以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监管,对违反规定的行为设定了五千元至二十万元的罚款(如未按规定分类储存、安全设施未达标等)。
该规定为化学品存储提供了全面的制度框架,覆盖从场所选址到日常管理的全流程。
五、《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规定》:化工液体仓储中的有限空间防护
2024年1月1日,新修订的《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规定》正式施行(搜索结果15),针对有限空间作业(如储罐内部、地下仓库)提出严格要求。
其核心内容包括:
风险辨识:企业需对有限空间进行辨识,建立清单并定期更新;
作业审批:有限空间作业需经审批,落实“先通风、再检测、后作业”的原则;
防护措施:作业人员需配备防毒面具、安全带等防护装备,现场设置监护人员;
应急救援:制定应急预案,定期演练,禁止盲目施救。
化工液体仓储中的储罐内部等有限空间是事故高发区域,该规定为这类作业提供了明确的安全指引。
总结
上述新规覆盖了化工液体仓储的危险化学品仓库、液化烃储罐区、可燃液体常压储罐区、有限空间作业等关键领域,从设计、施工到运行、应急全流程强化了安全要求。企业需及时学习贯彻这些新规,完善自身安全管理制度(如建立存储安全档案、定期开展隐患排查),提升安全监测与应急处置能力,有效防范化工液体仓储事故的发生。
(注:搜索结果中未提及“多隆物流”相关信息,故未在内容中涉及。)
【本文标签】
【责任编辑】多隆物流编辑部
服务热线182-0218-6162
公司邮箱xuning@duolong56.com
公司地址上海市松江区中凯路222号1号仓库